高一飞:警察的脾气为什么这么大
lx
2025-04-05 13:41
在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之际,大连化物所亦迈入第75个春秋。
当时我们都没有预料到,15年间,我们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直至今天在国际上已拥有一席之地。以工程领域为例,在我看来,如果一名工程师不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科学,对于一些水平不是很高、处于中下游的工作还可以胜任,但面对真正高层次的工程问题,便一定会暴露出内功不足的问题。
这些孩子在原本环境中往往头顶天才的光环,但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然,除物理外,数学在工科、生物、工程等领域同样有着重要地位。从前的物理学家往往认为没有数学,他们也能做出一流的科研。事实上,美国几乎所有重要学科,比如生物、医学乃至经济,都要求学生接受两三年的基础科学训练,这使得学生们拥有了很好的基础科学功底。特别是在基础科学领域,如果人才培养不是以投身科研为最终目的、不能辅以一流的科研,就很难有一流的研究人才产出。
比如,有些机构乃至管理部门为了追求短期成果,要么不重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要么即便重视数学,也只是片面强调应用数学的发展。15年工作达成预期 《中国科学报》:在此次大会上,一直与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有密切合作的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席南华院士表示,在您的带领下,数学科学中心正为中国数学研究领域源源不断注入活力,助力中国数学发展迈上新的高度。在各大盆地的石油普查中,黄汲清特别关注四川、鄂尔多斯、松辽、华北四大盆地,指出华北盆地主要是寻找中、新生代的含油气层,松辽盆地应沿松花江进行路线调查,鄂尔多斯盆地应把重点放在西部边缘,四川盆地要在川中及川南进行勘查。
如果中国西部的陆相盆地可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田,那么中国东部的陆相盆地,例如华北盆地和松辽盆地也可以形成同样的油田。1938年以前,黄汲清考察过的美国和苏联的油田,其石油和天然气都来自海相生油岩系,他阅读的石油地质文献也都强调海相地层,特别是浅海沉积的重要性。他们沿松花江两岸和沈哈铁路附近进行勘查,发现松花江群的大片陆相砂页岩露头,其中包含有可能生油的灰黑色页岩和微体化石,后者被证明属白垩纪。也就是在这一年,普委进一步扩大了油气勘查的规模和范围,新组成9个石油普查大队,在西起新疆戈壁沙漠,东至东海、黄海之滨,北达松辽盆地,南抵滇、黔、桂高原的范围内蓬勃地开展油气普查。
1949年初,黄汲清从英国搭船去美国,开始了第二次美国之行。大会结束后,黄汲清踏上回国路,8月3日到达海参崴准备转轮船返回上海时,惊闻七七事变,悲愤万分,不得已重返莫斯科,又辗转奔波,于10月方回到祖国。
报告着重指出,准噶尔盆地的生油层可能包括上二叠系的水磨沟组,侏罗系的黑色页岩组,三叠系的暗色层、白垩系的冒烟山组以及下第三系的独山子组。然而,1941—1943年在我国西部的野外考察,彻底改变了黄汲清的认识,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让他认识到陆相地层也可以形成重要生油层。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因此,在《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中,他特意将这四大盆地用醒目的深橙红色圈出,说明这是最有远景的地区。
1954年5月,地质部成立矿产普查委员会(以下简称普委),李四光任主任委员,黄汲清、谢家荣任常务委员,负责技术领导。他们担斧入山,劈荆斩棘榛莽,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和理论论证,发现了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大油气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主编中国东部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及1:300万的中国地质图,对全国矿产普查起到重要作用。就是在这份报告中,他提出了石油地质的两种学说——陆相生油论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阐明陆相地层可以形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油田。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55年,黄汲清(中)带领北京地质学院学生到北京西山野外考察。在独山子停留52天后,考察队南行进入南疆,继续考察石油地质。
1923年地质学家王竹泉到陕北调查石油地质,1932年他又与地质学家潘钟祥再次前往陕北,考察扶施和延长两地的地下油层情况,这些调查均证明,陆相沉积可以生油。此后,中国贫油的论调在世界各地传开。1986年,已82岁的黄汲清再次赴大庆油田考察,在详细了解油田勘探、开发的基础上,对大庆油田工作提出了详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1959年春节期间,时任地质部副部长的何长工主持召开重要会议,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康世恩等参加会议。此后,中国以及国外许多重要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都证实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两种学说的正确性。同年10月,他利用在瑞士留学期间省吃俭用积攒的奖学金,在美国进行了约3个月的学术访问和地质旅行,重点是学习石油地质。
令人惊喜的是,在黄汲清作报告后不到一周,西北石油地质局就在塔北隆起带的沙参2井钻出工业油气流。1937年6月,黄汲清代表地质调查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在研究石炭系、二叠系地层中,黄汲清初步认识了俄罗斯地台和乌拉尔山前带的大地构造轮廓及其含油的可能性,这为日后勘查我国石油提供了宝贵经验。
之后,黄汲清在英国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地质考察,特意拜访了石油地质学家、时任英国诺丁汉油田总地质师斯特朗,听他详细解说了英国油田的地质构造、开发经过和生产情况,获益良多。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石油普查工作由此展开。
一行人调查了油田周围的地质和地貌特征,并几次入天山北麓,初步了解北天山地质,绘制成独山子油田地形地质图,划定了油田开采的矿区界限。在美国地质学家舒各特和美国华盛顿联邦地质调查所所长门德霍尔的帮助下,他参观了美国重要的石油公司,访问了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考察了若干油田,并与石油生产基地的负责人和总地质师们交流,特别观察了油田开发以前的油苗、沥青。
鉴于松辽盆地很可能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会议决定地质部与石油工业部在该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协同作战,联合对松辽盆地进行石油勘探,以全面了解松辽盆地全部地层层序和深部构造。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松辽盆地从1955年石油地质勘查到1959年出油,仅用4年时间,从开始布置野外工作到油田的初步建成,也不过8年,这样的速度不但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石油勘查历史上也是创记录的。主要找油地带是中央隆起带(即巴楚隆起)、塔北隆起带、且末隆起带以及它们的两侧,在这些隆起带有可能找到大油田。
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大量原油,证实了松辽盆地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含油地区。1932年夏,他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下赴瑞士留学,并于1935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图纸以他主编的1:300万中国地质图为基础,划出含油远景分区,辅以详细说明书,以作为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之参考。1928年,地质学家李四光在《燃料的问题》一文中亦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
1914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陕北地区进行石油地质勘查,在延长、扶施(今延安)、安塞、中闻(今黄陵)、宜君庙钻井7口,耗资250万美元,一无所获。根据陆相地层适宜于生油、储油的理论和对中国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黄汲清强调中、新生代大型盆地应是主要的找油对象。
离开美国前,黄汲清还拜访了两位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劳德巴克和白卫德,与他们进行了学术讨论也就是在这一年,普委进一步扩大了油气勘查的规模和范围,新组成9个石油普查大队,在西起新疆戈壁沙漠,东至东海、黄海之滨,北达松辽盆地,南抵滇、黔、桂高原的范围内蓬勃地开展油气普查。1984年9月,黄汲清赴乌鲁木齐参加第三次塔里木油气资源座谈会,就塔里木盆地的构造,主要生油气层系、储油气层系,以及油气田类型和勘探方向等发表了长篇演讲。在独山子停留52天后,考察队南行进入南疆,继续考察石油地质。
1956年1月20日,地质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黄汲清作《一年来石油普查地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对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的报告,主要讲解野外工作的各种方法,供实际测图、填图和找油的地质人员参考。1991年4月,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黄汲清作了《建设以开发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为重点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特区,促进国家的现代化》的发言,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远景、地质储量进行了估计,从地质、水文等方面对开发区的工作提出了多项建议。
获奖发言中,他说科学要直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希望塔里木及中国西部的石油勘探和开发能够加快进行,为21世纪国家的现代化找到石油接班人。(作者系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新百人计划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24-04-12 第4版 印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1941年秋至1942年春,黄汲清率队去甘肃、青海进行以石油为重点的西北地质勘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该卫星由中方主导,欧洲航天局、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法国航天局以国际合作形式参与卫星研制,旨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X射线暂现源和爆发天体,并发布预警以引导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
杨立军存在多年、多次向多位可能的评审专家实施请托的问题,违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和参与者承诺书》之约定,杨立军应对上述问题负责。
手性微反应器的构筑及其控制的光化学反应立体选择性研究。
这对于保障和扩大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进一步促使学位授予单位规范管理、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具有重大意义。